青春风采

侯昊翔:将知识与梦想带去远方

  时间:2012-11-24  浏览:1588

  自画像:侯昊翔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研一

  最伟大的不是拥有而是奉献。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这句话这么正确,以至于我用一年的时光去实践它。

  认证网页设计师、特许金融分析师、组织社会实践团走访世博园并自主完成新能源汽车推广调研方案的上海市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这些曾经让我骄傲的东西,却没有一样比得上在三尺讲台之上为祖国边地的学生传道授业时心底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和实实在在的满足感。

  我,是来自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生一年级的侯昊翔。

  传道授业,为了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

  2011年8月,结束了本科四年的生活,绝大多数毕业生都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就业或是深造,而我却决定离开自己熟悉的城市,作为上海交通大学第十三期研究生支教团团长远赴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去陌生的远方实现自己“锤炼自我,帮助他人”的理想。

  身为支教团团长,我主要负责两份工作,一是在伊金霍洛旗第四中学担任初二地理教师,二就是作为支教活动总负责人在伊金霍洛旗团委协助开展活动。初到伊旗的第一天,我就接到工作要求,要协助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泽群完成亚洲曲棍球锦标赛的新闻采访,各种繁杂的事务接踵而至,让这次支教之行从一开始就充满挑战。但最让我头疼的,是伊旗巨大的昼夜温差,忙碌之中还要和老天爷叫板,让我着实吃了不少苦头。就是在这样步履匆匆的日子里,我逐渐克服了种种不适应,也慢慢习惯了充实而富有挑战的生活。

  在伊旗做的是地理老师,刚接手班级的时候,班里的成绩不好,和旗重点学校的平均分差有10分左右,为了补上这10分的差距,到了下半学期,我不仅白天上课,每周一三五晚上还上加课,从来没落下过一天的阅卷、讲评工作,孩子们基础差、底子薄,我就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回答那些以前看起来根本算不上问题的问题,一遍遍强调知识点和解题要领。孩子们的好学和认真总是让我感动,也让我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支教教师,身上承担的压力和责任。在我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到了最后冲刺阶段的模拟考试,班里的成绩已与重点学校的平均分差距成功缩小到5分以内。

  倾注心血,为了草原上开出最美丽的花

  孩子是草原上最美丽的花。他们笑得爽朗,闹得欢脱,看到他们,你总是能够自然而然地想到“纯净”这样的词汇。虽然在伊旗,我的身份是老师,但是下课的时候,就成了孩子们的“大哥哥”,甚至是混迹于他们中的“孩子王”。我喜欢和他们打球,看他们不服输时闹别扭的样子;我喜欢听他们唱歌,听他们空灵悦耳的民谣;我喜欢看他们跳舞,为他们的每个动作拍手叫好。于是,我举办了学校一年中最盛大的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虽然这里的硬件设施简陋,可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却是空前高涨,一时间,狭小的教室成了一方“艺术热土”,小艺术家们用他们最纯粹的心,勾画、歌唱、舞动他们想要的未来。

  不知是不是受到了第一次成功尝试的鼓舞,在伊金霍洛旗团委,我和另外两名同学又一起组织策划了伊金霍洛旗第一届青年文化艺术节,包括歌手大赛、主持大赛、篮球赛、绘画、摄影DV等等,让同学们有机会走进课本之外的更广袤的天地。

  我始终觉得,一名真正的好老师不仅要懂得传授知识,同时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十四五岁正是青少年开始形成自己价值观的时期,工作再忙,我也一定经常抽出时间来和孩子们聊天,从这样面对面的交流里,总是会有意外的收获。有一次,和班里最顽皮的男生一聊就聊到了深夜,这才知道了各种搞怪各种扰乱课堂秩序,只是这孩子用来吸引注意的方式。我告诉他,要学着做一个真正的男人。要勇于承担,也要甘于付出……比起课本上密密麻麻的文字来,这其实是我更希望传递给这些孩子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一份热血的赤子情怀。这份情怀,能够一直激励他们在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渡过坎坷、坚持自我。

  春夏秋冬,把一份情怀埋在了这片土地

  支教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我们来到这里,除了直接传授孩子们知识之外,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使命——帮助伊金霍洛旗的老师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样才能对支教的成果进行延续和维护,真正达到帮助孩子、帮助伊旗的目的。于是,我和同伴一起联系了交大爱心屋,共同促成交大乡村教师培训计划,让伊旗四中和内蒙牧区中学的几位老师有机会“驻扎”交大,把更新颖的方法、更宽广的视野带回伊金霍洛旗。

  伊旗支教岁月中最难度过的恐怕就是四五月间那段时候了,班上的孩子即将迎来学业考试,我自己的学业压力也不轻,一边授课一边自学已经让我有点儿不堪重负了,伊旗的贫穷又再次给我带来麻烦。不时的断水断电严重影响了我的教学和学习,生活也一度受到严重的影响,但是“放弃”、“后悔”、“退却”这样的字眼却从来没有进过我的字典。“磨砺”是我来到这片土地的目的,而“奉献”则是我的使命。能够用一己之所能帮助需要的人,在我的眼里,是已经抵过千难万险的最重要的理由。

  一年的支教生活转瞬即逝,离开伊旗的前一天晚上,孩子们硬是把我从宿舍里拽到了夜游公园,当他们把签满名字的篮球和T恤送给我的时候,当听着一声声“老师要回来看我们”的时候,常常觉得“男儿有泪不轻弹”的我也忍不住掉下了眼泪。无数次觉得伊旗的生活太苦太苦,但在这里成长的孩子,却是这么可爱、这么让人舍不得。

  三百多个日日夜夜,如今还历历在目,对我来说,责任不再是一个词汇,而是一份行动;奉献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份执着。而我,一定要用自己的辛勤工作向所有人证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交大人都不会忘记“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意义。

  •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 邮编:200240
  • 电话:86-21-54740000
  • 传真:86-21-54740000 
  • 共青团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官方公众号

版权所有©2020 交大青年 沪交ICP备0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