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风采

范迪夏:转型之旅,圆梦MIT

  时间:2013-04-20  浏览:1782

  自画像:范迪夏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大四

  我叫范迪夏,是一位来自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大四的学生。从小,我就一直梦想能成为一名科学家,而在进入交大之后,这个心愿变得更是强烈,我希望能追随钱老的脚步,踏入麻省理工的校园,而今天这个心愿真的实现了。

  点——线——网

  犹记得在刚刚步入交大的时候,我憧憬中的大学生活就是新鲜的经历与刺激的尝试的,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找自己心中所珍视的东西。所以从大一起,我就常和朋友一起天南地北的旅游,同时非常积极地参加各种学术seminar,尽管有不少的课题与我学的领域“似乎毫无关联”。这些在指导老师眼中浪费时间,甚至有些荒唐的行为,实则今日看来帮助我良多——这种亲眼、亲耳、亲身去体会的经历让我的眼界得到了大大的拓宽,更重要的是那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不同学科的大师讲座使得我成功培养起了跨学科的眼光,这为我之后的科研与创办俱乐部的经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重新审视那段大一美好的经历,我想说我们的未来的成就就像是一张网,我们学习,生活过程中的点点经历就是其中的一个又一个点,当你曾经布下的点越多越密集,在未来当你将之用线练成网的时候,这个网络才会越大越牢固。

  从大二开始,我逐渐放弃了四处游历,开始专注学业,同时我也非常主动寻找老师,争取着进入实验室的机会,参与不同种类的项目,从海洋平台到深水机器人,我做过的项目大大小小不下十几个。很多同学总觉得,科研离我们很遥远,要将一切知识储备充足才能下手。我倒觉得,做项目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而且更为有效。同时曾经那些不同经历在这些项目的过程中提供了我许许多多的创新的想法,使我总能用新颖的想法去完成一个一个让我感到自动与自豪的课题。

  知识的海洋浩如烟海,但我们总要先踏出第一步。在各学科交融的当今社会,我觉得我们应从撒点开始,然后连线,终有一天,回首望去,你的身边已经交织出一张复杂而庞大的网络。

  “转型”与“接受”

  在做过不少项目之后,我逐渐熟悉了自学的步骤和研究的方式,这时我考虑“转型”,不再满足于进行简单的“跟随式”的实验室工作,即导师,学长说什么,我就干什么。我开始逐渐拥有了一双自己发现问题的“眼睛”。当时正值世博会前夕,法国研制成功了一条全太阳能环球工作船“Planet Solar”,于是我便想利用风能,太阳能乃至波浪能来独立设计与制造一条新概念型的船舶,尽管期间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但是最终这条新概念三体风帆船由我和我的学长钱鹏博士两人共同担任总负责设计完成,而其两米缩尺模型也得以成功制造并完成下水实验。

  可是在设计与制造过程进行到一半时,以前打篮球留下的旧伤和长期熬夜工作带来的新问题迫使我必须接受一定开放性的手术,我必须休学半年。这对当时的我来说绝对是一个“晴天霹雳”,沮丧而失落的心情也可想而知——三体船的制作很顺利,我的几个项目也都进展成功,可这一切突然就“啪”地一下就停滞了。

  我曾对自己说过大学是来用来体验,用来寻找你心中所爱的。的确伤病不是我喜欢的,但我不得不接受。生活给了你如此的困难,你可以选择坐下垂头抱怨,也可以选择站起来然后与之抗争,我选择了后者。在休学的时间里,我除了卧床休养,剩余时间便成立了“智能运载器俱乐部”,帮助三体船的建造,也给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个科创发展的平台。为了让他们更好更快地进入科研节奏,我还为低年级的同学们开办了面向对象编程、单片机开发、三维设计等Open Course,为俱乐部培养新鲜血液。之外,我还和我的朋友一起开办了自己的工作室来追求我们自己的梦想。

  谁能想到,这看似注定“颓废”的时光,竟成了我大学生涯中最充实也最值得回忆的一段日子。

  收紧拳头,击中MIT

  养好身体、回归学校的我继续投入了我心爱的科研之中,生活在充实忙碌中继续。很快大三即将结束,我必须面临何去何从的选择。坦白而言,我可选择的余地很大,良好的工作机会、直研等都是不同的道路。前期,我铺下的网络很大,而现在到了必须收紧拳头的时候,要学会放下一些东西。

  最终MIT对机械学院的培养目标深深触动了我:Our intention is to nourish next-generation leader in academia, industry and whole society, by creating knowledge through fundamental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f its application。

  近来不少人询问我关于在和MIT面试官面试的时候我的注意点,我想归根结底,要有自信,在面试官前呈现一个最真实的自己,无需为了MIT而做任何改变。我可以询问面试官是否想了解我课题设想的起源,也可以询问MIT会提供怎样的研究环境,就如面试官自己所说的那样,他并不是在质问我,只是想与我友好地交流。

  等待回复的过程是漫长的,当那天清晨我打开邮箱,看到来自MIT的邮件:Congratulations!那一刻的感觉无法言喻。有人问我说到MIT之后怎么办?我想未来走向哪里,我还不甚清晰,但是我依旧很始终追寻我心中所喜爱的东西,同时就如乔布斯的话一般:Stay foolish,stay hungry!

  •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 邮编:200240
  • 电话:86-21-54740000
  • 传真:86-21-54740000 
  • 共青团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官方公众号

版权所有©2020 交大青年 沪交ICP备0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