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专栏

青春足迹 |汤隽劼:成长·成熟·成才——记我的大学时光

 时间:2021-06-09  浏览:1456

我是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届本科毕业生汤隽劼。时光如白驹过隙,遥想四年前,刚经历成人礼的我,带着懵懂、无知和憧憬,在父母的陪伴下踏入了思源门,聆听了姜书记的新生第一课,开启了人数的全新篇章。而整整四个春夏秋冬、季节更替之后,我也终究走到了毕业的关口。回顾在交大的四年时光,我不断地挑战着自我,迈出自己的舒适圈,从各方面成长为了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迎难而上,打牢专业基础

刚进入交大的我,其实并不十分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刚接触高数、大物、材基这些硬核的课程,难免感到自卑,因而与旁人显得格格不入。非常幸运的是,四年中我并未自暴自弃,成绩稳步上升,从大一刚入学时的年级中游,到上一年度综测排名12/101。小米奖学金和校级优秀奖学金等荣誉,就是对我的付出最大的肯定和激励。同时,凭借着后来追上的成绩,我也得以顺利直博本院,在更远的未来继续在材料学院从事自己热爱的科研工作。此外,在交大的四年极大地提升了我的英语表达能力,大学英语六级659分、托福考试106分。在国际化试点班近三年全英文授课的锻炼下,文献检索、论文写作、汇报展示等各类任务与我而言已是轻车熟路。在毕业之际回望过去,我的大学生活无疑是一场逆风翻盘的冒险。得来不易,更显珍贵。我想,并非所有人都是天赋异禀,但幸好,海纳百川的交大为我们提供了足够宽广的舞台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即使乍看之下平平无奇,我也有机会通过努力去做最闪耀的自己。

资助育人,扎根学生工作

本科期间的我,在学生工作方面也积累了大量经验,取得了突出成绩。自大一起,我先后在材料学院团委学生会和校学生事务中心奖助学金部工作,并自201812月起担任奖助学金部部长。在部1123天、1075小时的工作中,我负责过奖助学金、榜样的力量、菁莪海外研修、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助飞暑期社会实践、䇹政创建制科研基金等大型校级活动的策划与筹办共计13项。这些学生工作的经历,不仅给我的领导、沟通、团队合作能力带来了很大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让我成为了一个更自信、更包容的人。

担任部长的日子里,让我能从一个更整体、更全局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部门,处理事务、做决策都会考虑得更多,对这里也有了更多的感悟。小到分配项目负责人时需要考虑的时间冲突、“老带新”等问题,大到传承好部门的“家文化”,都是需要用心思考、付出的。

在任期中,我负责的常规工作包括了日常的大项分配、招聘和新人培训,以及每两周一次的部长例会、部门例会和与各项目组的小会。通过寒暑假各一次的假期任务的机会,我和每一位部员都进行了邮件交流,累计102封。此外,在任期中我们还沿袭了前任部长留下的传统,利用小学期等空余时间,共计与2018级部员单独约聊32人次,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想法,作为我们开展工作、分配项目、改进自身的重要参考。同时,我也留下了许多创新点:一方面,积极响应事务中心的改革,从工资发放到值班签到、工位牌等日常规范,相较一年以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另一方面我们也针对部员业务水平和值班规范有所下降的情况,推进了例会测验、甲柜钥匙登记、值班问题本等等一些列“微创新”,以督促部员能养成好习惯。

总的来说在任期中我们努力落实开放的管理风格,在各个项目的进程中秉着“灵活宽松”的原则,鼓励负责人进行创新。但同时对于值班规范、试用期氛围等涉及到原则底线的事项则较往届部长有所收紧,以确保在部部员的基本业务能力。那些阳光下奔波在逸夫楼和基金会的我们,那些旧日里遍布在各地大学和新生家庭的足迹,那些无与伦比的成长的日子,那些随着学服200号的阶梯上上下下的回忆,那些年一起肝锅也一起打闹,一起心态爆炸也一起经历风风雨雨的少年的我们,都会永远地镌刻在我的脑海之中,历久弥新。

我记得,在布达佩斯大饭店的结尾,零是这么评价古斯塔夫先生的:他的世界吗?说实话,我想他的世界早在他涉足前就已消失殆尽。但在我看来,他肯定是用神奇的人性光辉留住了那份幻像。这么一想,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被困在了一个怪圈里呢?回忆总是自带一种奇妙的滤镜,就比如我们现在再去回顾童年时看过的动画、玩过的游戏一样。以至于当我们去回溯的时候,总是会想当然地觉得自己还是新人时候的部门要好上那么一些。但在这个过程中,日子一天天过着,我们的认识其实也在发生着变化。但想要诉尽在这里度过的好时光,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冠以“绝版”这个头衔。大概是因为,任时光如何流转,这个圈子里的每个人,都能够拥有独一无二、但又十足珍贵的经历和体验吧。

而奖助学金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对待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到严谨、务实、高效,任何的一个小疏忽,都有可能导致一位困难生无法享受应有的资助政策、陷入困境。而通过我们的努力,则可以缓解他们经济上的压力,全身心地“学在交大”,真正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这种满足感与成就感,驱使着我把这份工作视为一份长久的事业。四年的辛勤付出,也为我赢得了4次明星部员、年度优秀部长、优秀学生干部、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在内的各类奖项。

投身科研,助力中国智造

本科PRP和大创项目中,我在陈玉洁老师指导下从事水凝胶的研究,主要方向是聚丙烯酰胺-海藻酸钠-锂藻土三元体系的水凝胶,我侧重于其力学性能的提升,以及如自修复性,导电性等各类性能的探索与表征,目前已申请专利一项、一篇论文即将投出。而在去年9月确定读研后,我便跟随金学军教授研究金属材料的3D打印,科研能力进一步提升。在这五个月里,我考取了校分析测试中心SEMEBSD等多台设备的自主操作许可,积累了近30小时的电镜操作经验。同时,我也在增材制造钢的组织调控方面取得突破,相关结果即将以论文形式发表。而在更远的未来,我将偏重于金属材料以及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3D打印,并且和医疗器械、组织工程等方向做更多的学科交叉。作为直博生,我清楚地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矢志创新、科技报国,我愿以青春,为祖国未来添砖加瓦。

志愿公益,点滴回馈社会

四年间,我积极投身社会公益,志愿者足迹遍布各处。大二寒假,我成为了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志愿者,在问讯处用中英双语解答游客各类问题、引导通过安检,同时向有需要的访客提供行李寄存服务。在大三,我积极响应“国际清洁地球日”号召,通过游戏和问答的形式向江川路社区的居民普及干湿垃圾知识,落实垃圾分类。在这其中,去年三月的春霖抗疫助学行动尤其令我印象深刻。在疫情最严重时,我主动联系加入该项目,通过ZoomQQ等线上平台,向偏远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的高三学生进行线上直播授课和答疑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备战高考。3节地理专题课、6次周末答疑、31小时的授课时长纵然疫情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困扰,我依然得以通过自己的方式为国家的抗疫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回报社会的培养。

以上,就是我四年大学生活的简单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成长成才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指明了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方向,明确了广大青年追逐梦想的历史担当,是新时期引领广大青年团结奋进、开拓进取的时代号角,是动员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的行动指南。作为高校毕业生,我们应当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而此刻行将毕业的我,也会十分感谢过去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带着点倔强和傻劲儿的自己,用一点一滴印证着培根的那句名言:凡有所学,皆成性格。那些没能把我们打倒的东西,只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希望读到这篇文章的你,也能享受自己的大学时光。

  •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 邮编:200240
  • 电话:86-21-54740000
  • 传真:86-21-54740000 
  • 共青团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官方公众号

版权所有©2020 交大青年 沪交ICP备0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