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专栏

青春足迹 | 欧阳诚:男子大学生的日常

 时间:2021-06-09  浏览:1294

高考结束填志愿时,在与家人妥善商量后,将志愿顺序确定为电院、机动、材料;但在提交志愿的前夕,灵机一动的我临时将材料与机动调换了顺序。于是,我与材料学院的缘分就此展开。进入交大的第一天,朋友给我推荐了一篇知乎帖子,标题是“生化环材四大天坑脱坑指南”,内容让我哭笑不得,好家伙,没想到刚入学就得筹划如何脱坑。这之后,我上知乎上搜了一圈,发现有八成的帖子都在说材料坑,核心论点无非是付出同等的努力下,材料专业的薪资无法与计算机金融等专业相提并论。这反而引起了我的兴趣,为了不被他人的观点所影响,我决定在同时修习两个专业后理性得出自己的结论。大二上学期,经过了一轮转专业热潮,同专业有好几个人转去了电院。但经过一个学年的相处,我已经融入了材料学院的集体,这里面的同学人又好,说话又好听,个个都是人才。我没有选择换专业,但是选择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自己的二专辅修,最初目的是想要寻找二者的共通点并尝试将两个专业结合到一起。现在大四临近毕业,我作为过来人已经可以理性的评价两个专业了,在难度上,计算机专业要略高于材料专业,且课程相对比较单调,需要长期在计算机前工作;而材料专业的学习内容更为丰富,同时有更多的机会动手操作。总的来说两者各有特点,两者也确实可以联系在一起,比如我目前研究的方向固态锂电池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在一起就成了EBMS智能电池管理系统,是锂电行业薪资最高的工作之一,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然而,材料专业并不是我的职业生涯兴趣,我更多的是将其作为人生中的一块踏板,或是作为我追求自己想要生活的基石。我从小就是二次元和游戏的重度爱好者。视觉小说ATRI中机器人亚托莉与幻肢痛主人公之间互相救赎的故事、空洞骑士中前辈牺牲自己封印瘟疫的崇高、原神雪山上坎瑞亚文明被天理覆灭后的死寂……游戏带给我的不仅是精神上的休憩,还有灵魂上的冲击和游玩后的感悟,我会花时间去思考游戏制作人想传达给玩家的思想、以及游戏成功的原因。我的职业兴趣是可以参与原创优质游戏的制作,就如米哈游公司创始人刘伟学长所言,打造10亿人愿意生活在其中的虚拟世界。主修材料专业让我学会了如何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也锻炼了我的动手操作能力,辅修计算机科学让我不至于与编程等技能脱节,为以后实现理想做准备。

我的人生信条是节能主义。节能主义在动漫冰菓中男主人公折木奉太郎的身上体现,简单来说就是不必要的事情一概不做,而有必要做的事情解决的干净利落。节能主义的核心在于让人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而绝对不是懒那么简单。大一入学时,我的观点是自己最有必要做好的事情是学习,其他的都是次要事项。然而,大学课程的学习与高中差异之大让我摔了好几个跟头。印象最深的课程是微积分与线性代数,对于刚入学的我来说,这两门课上课的内容都是虚拟的,我把握不住。尽管我努力跟进,但考试结果还是不理想,甚至在下半学期也丝毫没有进步。所幸大二专业课开始后我的平均成绩迅速回升,成为我保研的重要依仗。在学习上花的时间越多,相对应的课余生活就比较平淡。知乎有一个很火爆的帖子,大学四年不加入社团、学生会,不当班委对以后发展会有不好的影响吗?2000多个回答各有褒贬,大都是站在学生思维的角度去思考,从自己最后得到的东西来推出过程有无意义,也就是结果论。我参加过一个社团,名字叫漫研社,结果交完会费参加了一次集体活动就再也没去过,问及周围朋友也是如此。就我个人而言,参加过一次活动后社团被我定义为不必要的事情,并且据我所知百团大战后真正常年活跃度高的社团不多。我因为性格上不太合群,也不适应学联团委等环境,在大学四年的生活中参与的学生活动都屈指可数。

专心研学的生活也并不单调,材料学院有几门必修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大二的材料热力学,由于我参加了国际化试点班,课程要求全英文授课,而材料热力学相对难度又比较高,因此能正常表述书中的内容已经颇为不易,但张鹏老师在授课、互动以及实验上都做的十分优秀;还有号称学院最难的材料物理,课上的杭弢和顾佳俊老师,演讲深入浅出,与同学的互动也很自然。两门必修课和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力学共同组成了材料专业的基础知识网络,对于我之后的科研有着重要启发作用。同样,学校的选修课也样式繁多,其中素描和大学生健康教育让我记忆犹新。素描课程在短时间内通过临摹让我的绘画水平迅速提升,满足了我学习手绘的兴趣爱好,而大学生健康教育中刘院长声情并茂的授课让我学会了急救与自救的各项基本生活技能。总的来说,虽然大学修习的课程不一定能迅速派上用场,但对于思想和技能的培养,人格的成长无疑起着重要作用。

就业和考研是大学里永恒的话题。大三的那个暑假,我从辅导员那里得知了自己的成绩刚好处于保研边缘,戏剧性的排名让我的心态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但是考研的选项一直都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经过高中三年的“衡水式”军事化训练,我对于刷题应考有着相当的抵触反应。尽管本科生就业的形势、薪资不容乐观,但我当时的想法确实是不能保研就直接找工作。区别在于如果成功保研,研究生毕业后大概率会找专业对口的方向就业,而本科毕业更倾向于找互联网游戏行业的工作。最后结果是保研有惊无险,但是就目前来看,我仍然不确定对于实现我自己的理想而言,哪一条路才是捷径。既然选择了读研,那就负责任的走下去,或许在未来能找到我想要的答案。

大学生活是青春的写照,不仅有寝室、食堂、教室的三点一线,还有许多形形色色的欢笑。记得大一时学院举办的迎新活动,每个班各出一个节目,我们班选择的是历史上交大学生修铁路去南京上访事件的改编版演绎。当时的条件不可谓不简陋,钱不够、演员未定、剧本暂无、道具自制。最后经过商议,我的一个室友负责剧本,另外挑选数人参演,我也参与到了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当时舞台上齐跳海草舞,用诙谐幽默的方法冲淡了事件的严肃背景,但同时又保留了其内核。当时与其他班竞争拉票,朋友圈信息刷屏,甚至一度将拉票页面卡崩溃,最后获得的票数也十分惊人。我还数次参加学校举办的129歌会,指导老师对我们寝室一行人十分关照,数次让我们单独在众人面前唱歌,空气中弥漫着尴尬的味道。虽然我几次参加都没有获得冠军,但这一过程却让我心情激荡。

作为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里面,不仅仅要学习好,还要生活好,更要学会做人。宿舍就是一个反映学生生活面貌最真实也最直观的“后花园”。初临寝室,有点忐忑,也有点期待,忐忑于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和室友相处融洽,同时也期待着以后新的寝室生活,成为寝室的一员已经过去差不多4年了,在这期间有过摩擦与眼泪,但得到更多的是开心和欢笑。我们在生活中磨合各自相异的生活习惯,也在遇到困难时守望相助互相扶持。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我们是比“近邻”还近的同居人,理应更加的亲近。有人生病时,大家会关心询问,帮忙送医买药;学习生活出现挫折时,大家会劝解安慰,共度难关。美中不足的是宿舍中有一位“内战幻神”,他是我们寝室最大的自变量,挑起最多矛盾争吵的是他,给我们带来最多欢声笑语的也是他,可以说让我又爱又恨。

大二去安徽陶铝研究院社会实践的经历让我记忆犹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句话应该是我这次社会实践印象最深的东西了。实践第二天在上海交通大学安徽陶铝新材料研究院的授牌仪式上,王浩伟教授的一席话让我难以忘怀。以前,我在学校也接受过爱国教育,但对“报效祖国”这一概念并没有实际上的理解,因为离我们高中生还太远,但听了王浩伟教授对他们团队的工作的介绍后,我确确实实的看到了他们对国家的现状以及未来做出的贡献。王浩伟团队所研发的纳米陶瓷铝合金,是一种高性能的结构材料,在多方面达到了当今世界材料的顶尖水平,使得国外对中国高尖端技术的封锁不攻自破,也让国内落后于国际的材料科技水平有所改善。王浩伟教授介绍的这种材料的多方面的应用更是让我震撼莫名。作为一个未来从事科研工作的材料人,没有什么比看到一种全新的高性能材料被研发出来更让人热血沸腾的了。那个时候,我暗自下决心,以后一定也要像王浩伟教授和他的团队一样,研发出一种达到甚至超越国际水平的高尖端材料,写出有价值的,对国家有帮助的论文。参加这样一个实践团,真的能学到很多东西,无论是在专业知识方面,还是为人处事方面,只要用心体会,就有收获。我的收获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成有用的人,做有用的事,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是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科研是大学生活的灵魂。我的科研在学校起步较早,大二时参与了学院的PRP和大创项目,指导老师是陈彬。陈彬老师是我的科研启蒙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查阅文献、金属样品的透射电镜制样等基本操作,为我后续的实验打下了基础。在了解了结构材料的研究步骤后,我发现自己的兴趣在功能材料上。由于自己的手机经常需要充电,我想着如果能研发更高性能的储能电池是不是可以改善这一问题。于是在大三暑假,我通过面试加入了段华南老师的课题组以研究固态锂电池。段华南老师亦师亦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大四一个学年的相处里,他在学习生活和科研上都给予了我许多帮助,我十分感激。说到课题组,不得不提我遇见的郑鸿鹏师兄,他是我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引路人,教会了我的大部分的基本操作,同时也为我争取到了许多的学习机会。3月份时,我们一同前往深圳大学交流学习技术,并在那里结识了志同道合的几位同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深圳大学学到的陶瓷烧结技术也在我的毕业论文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本科生能有这样的学习机会,与我的师兄的工作和老师的支持脱不开关系,在这里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之,在这短暂的四年里,我学到了许多的专业知识和做人、做事的常识,在这里留下了欢乐的笑声、成功的欢呼和胡闹的哀叹,同时也结下了珍贵的师生情、同学情和朋友情,这些都将会成为我人生中一笔很重要的财富!不管将来在哪儿,我都会把这些牢记在我的心里,我相信,经过这三年的积淀,我会带着老师、同学和朋友们的期望和祝福,在以后的道路上走的更有自信。最后再感慨一句,今天的风儿好喧嚣啊。

  •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 邮编:200240
  • 电话:86-21-54740000
  • 传真:86-21-54740000 
  • 共青团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官方公众号

版权所有©2020 交大青年 沪交ICP备0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