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专栏

优秀毕业生 |媒体与传播学院何映霏:选择学术,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时间:2021-03-29  浏览:1515

贵州到重庆,从北京到上海,偶然中与上海交通大学结缘。

初来乍到,她就被上海交通大学优美的校园环境、优秀的师资团队、国际化的视野、严谨的学风深深吸引。媒体与传播学院是一个年轻、充满朝气的学院。记得她刚被录取的时候,录取通知书还清晰地写着“媒体与设计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没过多久,学院就更名为“媒体与传播学院”,还赢得了“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在2017年学科评估中还被评为A-。作为见证人,她目了学院的崭新气象,还历了学院的变化。不知不觉,毕业如约而至,回首四学习时光她,交上一份自己满意的答卷

1.博士生活与想象中有点不一样

最初选择读博,是想成为一名大学教师。但没有想到,读博的过程比想象中艰难,像独自翻越一座座高山,爬山过程自然是艰辛的,她常告诉自己“你感到累,也许是在走上坡路”。

虽然她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跨专业,但新闻传播学涉及学科范围很广,在专业划分上更加细化,她的硕士专业方向属于新闻传播学的分支——影视传播,硕士阶段注重实践的培养目标与博士阶段的培养目标有所差异。因此,刚进入博士阶段的几乎是个门外汉,一是硕士阶段的知识体系完全不够用;二是没有系统性学习过研究方法;三是缺乏学术训练及深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她走出舒适圈,从零开始,从头接受规范的学术训练。在老师们的建议下,一是要多写多练,二是系统性学习各种研究方法。从0到1是最难的,开始了漫长的“试错”,尝试用各种研究方法撰写论文。那时的她总围绕在老师和同学身边,一遍又一遍地请教他们,从问卷调查、实验法到内容分析法……以此弥补自身量化研究的不足,但过程中却有些矫枉过正,认为只有用“量化”写出的论文才是好论文,却忽略了怎样找到一个好的研究问题,结果论文屡投不中,学术信心备受打击一度自我怀疑自己可能不适合学术,常以“因为不适合,所以做不好”去劝服自己。这时,导师张国良总是眉眼带笑温文尔雅鼓励“做论文要以研究兴趣为出发点,更要以研究问题为导向,不要陷入方法论的陷阱。”擅长量化的他并没有排斥她做质化,他认为质化研究同样也可以做得很出彩。回头来看,导师的宽容和大度让感受到一种大师风范。慢慢的,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也意识到研究方法固然重要,但方法一定是服务于研究问题的。

摄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图书馆

2.学术和生活走向统一还是对立?

曾做过几年财经记者的,可能与其他有过工作经历的人一样感到困惑,过去工作和生活有着明确的界线,即:白天工作、晚上休息。“工作地”是公领域,“家”是私领域,下班后的时间几乎都是可以自由支配的。但做学术以来,虽然时间自由掌控,却很不习惯这种“一直写论文”的状态。一方面,写论文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和产出很难用既定时间衡量,可以说写论文是个“无底洞”,加上学术压力会一刻不停地压迫人往前走,即使在家也要坐在电脑面前不停“码字”,这让学术和生活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感,也是外界不能理解学者在家为何总有做不完的工作的原因,有时候她感觉是一个人在战斗,甚至感到学术生活是孤独的,一切比想象中的艰苦。

一次,无意中翻到《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在作者赖特·米尔斯看来,对于一个学者而言,学术即生活,生活亦是学术。他认为选择做一名学者,既选择了职业,也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学术工作可以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这种生活感知也能在阅读中积累表达,并持续不断审视它、解释它。因此,慢慢地学会接受学术融入生活,学术是生活的一部分,累了就做做瑜伽、跑步、练琴,看个电影,甚至自己动手做一顿饭,这些爱好其实不会占用太多时间,做学术也需要一些创造性的爱好,当沉浸在这些爱好里时,反而能帮解压,以至于“回血后”能再次撸起袖子“干活”,周而复始。

摄于2018年捷克布拉格举办的ICA会议

3.保持自己的节奏,不轻易被别人打乱

进入博士阶段以来,总是听到大家讨论周围同学发表了高质量论文、提早毕业等消息,有时候不可避免受到外界的干扰,内心也会跟着焦虑,总对自己提出“别人都能,你却为什么做不好”的目标期望,不但没有起到很好的激励效果,反而打乱了个人节奏。

生活方式不同,学术习惯当然也有所差异。如有些人是晨型人(morningness),有些却是夜型人(eveningness)。不用强迫自己熬夜做“夜猫子”,或者争当一只“早起鸟”,也许别人的方式的确很好,但不一定适合自己。因此,找准自己的定位很重要,让学习效率最大化,发挥自己所长,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20年,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全国人民万众一心,都在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后疫情时代各大高校纷纷推迟开学并进入线上教学模式,教学生态突如其来地改变,也打乱了很多同学的科研计划,数据的收集受到阻碍,甚至连毕业都面临延期。但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随着一系列“云讲座”的出现,各大高校在线开放课堂越来越热闹,以知识共享与教育普惠的新方式重构了学术共同体,真正实现了“学术无围墙,学生心中无围墙”。那段时间,她的日程表上几乎被排满了各种“讲座”,在家线上学习,既有助于博采众长,又激励着学术创新。

“守得云开见月明”,学术研究归根结底是不断突破自我极限。在一遍遍总结失败经验后,陆续收获了一些小论文发表的喜悦,逐渐找寻到了做研究的动力和乐趣。她的博士论文进展相对比较顺利,研究主题关照自身,“做记者”到“研究记者”,经历着从“当事者”到“旁观者”的身份转变回头来看,也印证了那句话:当你全身心投入一件事,总会做出成果,如果暂时没有结果,只能说明投入程度还远远不够。

经过快四年的学术训练,尤其是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一年的学习交流、捷克布拉格ICA会议以及上海交大与ICA主办的新媒体国际论坛等学术经历,她渐渐找到了自己擅长的研究领域,并一点点地积累了学术成果。博士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先后发表6SSCI&CSSCI期刊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4篇,同时,她还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上海艺术研究所等多个科研项目,也有幸获得了国家奖学金等荣誉。

四年的交大生活,不仅让的学术科研能力有了较大提升,还让结识了优秀的师长同学,更让重新树立了“心如止水,看山还是山”的心境。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交大校训无时无刻鼓舞着她: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博士生涯即将画上句号,但结束意味着全新的开始。前路漫漫,仍将保持初心,再次清零,在未来的科研生活中不断奋进

  •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 邮编:200240
  • 电话:86-21-54740000
  • 传真:86-21-54740000 
  • 共青团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官方公众号

版权所有©2020 交大青年 沪交ICP备0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