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风采

外院语言学研究生:兰卡斯特,那些难忘的求学岁月

  时间:2013-01-27  浏览:869

 

  人物白描: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学双学位硕士研究生

  兰卡斯特是英国西北部一座有着八九百年历史的古城,城里最高处至今仍屹立着十二世纪的城堡。曾经极为旺盛的纺织业已经消失不再,只留几处纺织厂遗迹提醒着人们它曾经的工业辉煌。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古城虽小,却亦是藏龙卧虎之地。只因在古城几英里外漫无边际的绿荫丛中,坐落着一座闻名遐迩的高等学府——兰卡斯特大学。这里俨然已成为一座大学城——几万当地人口中,八九成都与大学有关。

  兰卡斯特大学的语言学科,更是勾起不少留学生的憧憬:创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语言学及英语语言系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语言学系之一,2012年在英国排名第3名,拥有不少国际顶尖的语言学学者——“只要听说谁是从兰卡斯特出来的,大家都会刮目相看”。

  2009年起,兰卡斯特大学与交大外院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培养语言学方向双学位硕士研究生,如今已有三批共10余名学生学成归来,已经或即将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和兰卡斯特大学双硕士学位。

  踏上家乡的土地,回想在兰卡小城走过的点点滴滴,那些“受益终生的经历”依旧是这些交流生们心里难以抹去的印记。

  它的古老是刻在骨子里的

  “我读的是语言专业,一直在国内求学,知道有这个双学位项目,特别渴望去开阔眼界,亲身体验国外的课堂教学和学术氛围,去看看最真实的英国。”飞机在曼彻斯特机场徐徐落地,天空是灰的,雨斜斜地打在窗上——陈晶莹还清楚地记得第一天抵达英国的情景:“心里有个声音在对自己说,哦,这就是英国,出了名的多雨的地方,学英语近二十年,终于踏在她的土地上。”

  她们还依稀记得打开宿舍窗户时扑面而来的青草味道,也为守门人冷不丁用中文道出的一句“你好”惊喜不已。眺望远方,则是一片“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宁静祥和气息。校园里最多的是草地,楼房不过是草地上的点缀。

  第一节课的“热闹”也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老师们一个个上台介绍自己的课程,热情澎湃的。那是我第一次经历这样的课堂: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操着各式各样的口音,问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当时我就想,啊呀,这样上课太有意思了。”

  她们曾请希腊学生品尝中国美食,教说中国话时一片欢声笑语;也曾和当地学生同游湖区,感叹英国年轻人有时也很“疯狂”。在陈晶莹看来,“体验”是此行最重要的收获:“比如,过去上课常常提到英国人的绅士做派,但当一个典型的英国绅士鲜活地站在你面前,那种感觉是非常不同的,”陈晶莹不无感慨:“这才是最生动的跨文化课。”

  “置身于兰卡斯特,古老是我的第一印象。它也有现代化的设施,但就好像镶嵌在那里的装饰品,而源于历史底蕴的古朴才是它骨子里的灵魂。”2010年赴兰卡斯特交流的邓瑛也感感同身受。“万圣节的时候,我们去当地人家里做客。这家人还保持着很原始的生活方式,饭后会围坐在一起聊天,每天都听广播,家里也没有电视,日子过得特别纯粹。”

  “不少著名的学者就住在这样一个偏远的古城里,心甘情愿地做学问,真是很让人尊敬。”

  尚吉薇说:“那种自由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状态,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每个人都在变得不同

  英国的课程安排和国内有些不同。一节lecture(大课)后,往往会跟着一堂seminar(讨论课),通过相互交流,让学生把课堂知识迅速吸收。一个学期的课程里,这些中国学生遇到过形形色色的讨论搭档,在不同文化的交织中,思维变得越发开阔和成熟。“有一次,我的拍档是一个来自沙特的中东女孩。她与我交流了很多沙特高中英语教学现状,对我也很有启发。”

  “鼓励式教学”是兰卡斯特语言学教育的主要途径。老师们会身体力行地告诉学生,做学术从来没有标准答案。“即使你偏得很远,老师也不会否定,他会继续鼓励你去自主求知,”章若娜说:“老师很欢迎学生质疑自己,课堂上打断老师也是被允许和认可的。”

  她还清楚地记得,有一次,老师要求学生必须给出yes or no的答案,而她意识到这极有可能是个“陷阱”:“我对老师说,‘是’或‘对’之外,可以有第三种答案。”老师赞许地笑了。

  活跃自由的课堂氛围也激发了这些交流生的主动性。在digital communication(数字沟通)课上,“淘宝体”被中国学生作为例子带入课堂:“我们谈到‘亲’这种说法的应用后,有英国学生站起来用威尔士菜市场人与人之间常用的称呼‘love’(亲爱的)来作比较,我就告诉她不一样,因为‘亲’在淘宝之前从未被当作称呼语。”想起那次相当激烈的讨论,尚吉薇意犹未尽:“在那种环境下,我感觉我们每个交流生都慢慢变得不同了。”

  而一场场“学术牛人”的精彩纷呈的讲座,让章若娜在经历了一次次思想的碰撞,也收获了思维的转变:“比如,我慢慢地就懂了,学术研究的追求并不一定是推动发展的大成果,很多时候描述性研究也会很有价值”。

  最令尚吉薇难忘的,是一门叫做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Teaching(语言教学入门)的课:“老师很负责任,每次批改作业都特别细致,就好像在面对面与你说话一样。课堂上,每每抛出一个point(要点)后,都要求我们马上进入讨论,尽快get in(融入)”。

  老师很喜欢举实例,有一次冷不丁问学生,为什么每次分小组的时候都是三人成组:“这些都是小细节,但我们平时都不会去深究。不少人都被问住了,就这样引入了affective factor(影响因素)这个知识点,尚吉薇说,“这样一来反而记得特别牢。尽管teaching(教学)不是我的研究方向,但是老师作为教师和学者的态度对我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2012年10月,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系主任王振华赴兰卡斯特大学作一个月的学术访问。和学生们交流的时候,他欣喜地看到了他们身上的变化:“这些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在提高,看问题的角度变多了。做独立研究的时候能有很多自己的见解,而独立生活的能力也在显著增强。”在他看来,进步是显著的。

  学术规范是重中之重

  对邓瑛来说,第一次见到自己久仰的“学术偶像”时的激动情景依旧历历在目:“老教授是语言学方面好多理论的奠基人,80岁高龄还在做学问。他特别愿意和我们交流,踏实严谨的风范我至今难忘。”

  英国的学术研究以严谨规范著称。自在高等学府求学开始,学子们就被要求时时刻刻绷紧一根弦。在兰卡斯特,所有硕士研究生都被要求上一门名为academic skills(学术技能)的课。尽管是一门非学分课,却被所有交流生誉为最“获益匪浅”。

  “手把手教你做研究”是尚吉薇对这门课的总结。“从怎样读书、怎样做笔记、怎样用做笔记的软件到怎样把别人的观点引用到自己的文章里,老师都会详细地告诉你。”每周的seminar(讨论课)中,学生都被要求上机实践以加深印象。“从第一天开始,我们就在做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所有的辩证思考都必须有根有据。在这样的熏陶下,学生就有了对‘学术大家’也不盲从的观念,倾向于提出自己的判断。”

  课堂讨论的深入和学术要求的严格,带给这些交流生不小压力:“对阅读量有很大要求,不然写论文根本没有底气。”兰卡斯特的图书馆是24小时开放的,几个交流生会找一个明亮而安静的角落,读着专业书,从清晨一直到日落。十几、二十本砖头一样的语言学专业书,就这样被“啃”掉了。“踏出图书馆,能看到夕阳从牧场的尽头慢慢消失,留下满天晚霞,映红古树和牧场,映红懒洋洋地吃着草的小牛犊和小羊羔,觉得一天的时间过得特别充实。”

  这样的学术规范训练是影响深远的。“回国近两年了,每当我阅读学术文献或者自己作毕业论文时,每一步都会细细推敲:论证的过程有没有问题、观点的提出是不是原创,”邓瑛说:“整个做学术的感觉都不一样了,这是最大的收获。”

  在系主任王振华看来,随着外国语学院与兰卡斯特大学双学位项目的推动,不仅增加了外院的国际化办学形式,和交大创建国际一流大学的目标相一致,更是提升了项目中学生的科研方法和科研能力,扩大了他们的学术视野:“一个学期很短暂,我希望学生们好好把握出国交流的难得机会,在此过程中领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学术研究的创新精神,学习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独立生活的同时,在接人待物的礼节上更进一步。”

  •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 邮编:200240
  • 电话:86-21-54740000
  • 传真:86-21-54740000 
  • 共青团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官方公众号

版权所有©2020 交大青年 沪交ICP备0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