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风采

徐偲骕:做一名优秀的新闻传播人

  时间:2013-01-03  浏览:1670

 

  自画像:徐偲骕 人文艺术研究院 2012届硕士研究生

  作为交大的新闻传播学子,我们不仅肩负着交大文科跨越式发展的重任,也要力争在中国新闻界打出一块“交大品牌”。

  面对工作与考研的抉择

  大四那年,看到同学们纷纷确定了工作岗位,每日在图书馆抱着一大堆复习资料的我,心里也有痒痒的。考研路漫漫,前途未卜,何不做好两手准备?于是制作简历,参加招聘会,不断网申。一边每天熬夜复习,希望不要影响考研的进度。对于找工作,我还是颇有信心的,本科的时候先后在上海教育电视台、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实习,积攒了不少媒体工作经验。而到名校读研又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徘徊在这二者之间,每天焦虑而紧张。

  毕竟,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不是文字工匠,而是通才。他需要对人文社科,历史地理,国家政策,甚至科学研究领域都有广泛的涉猎,才能做出合格而专业的新闻报道。如果你只会写稿、摄像、剪辑,而没有深厚的内涵作为支撑,只能成为新闻工匠,离“优秀”二字差得很远。中国新闻史上,邵飘萍、黄远生、邹韬奋、范长江等著名记者,没有一个是只懂新闻写作,而不懂其他的。

  大四下半学期伊始,先是考研录取,后是在新华社全国招考中突出重围,被新华社江苏分社录取,犹豫了一阵,我还是选择了前者。因为我觉得,本科四年的学习,只是学到了新闻工作的技巧和皮毛,我需要一段更长的时间来夯实自我,积累知识,为将来更好的从事新闻工作打好基础,研究生的学习经历必不可少。

  精读文献与关注社会两不误

  文科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和理工科有所不同,不需要在实验室做实验,但有大量的中外文献需要阅读,不仅要阅读导师所列的书单,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拓展视野,接触理论前沿。比如,我对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感兴趣,业余就用大量的时间来阅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法兰克福学派、还有斯迈思、戈尔丁、席勒、赵月枝等学者的著作。

  学习文科不仅需要读书,还需要交流,我经常关注本校与其他高校的各类讲座信息,利用课余时间去旁听,经常能见到很多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大师,和不同专业的同学交流思想,讨论问题。最近一次就听了紫江学者许纪霖教授关于“国家是什么”的讨论。

  张杰校长在给新生上课时曾说:“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水平还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在我看来,这已经成为抑制当前中国发展的瓶颈。”的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应该为国家提供大战略,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源泉。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知识之余,关注社会发展,国情民生,具有全球视野。我院刘康院长主持的国家形象与城市文化创新项目。关注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亚洲国家眼中的中国形象、外媒眼中的中国城市、以及如何改善和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等问题,符合中国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目标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大战略。作为刘老师的学生,有幸参与到了这个项目的研究活动中,让我意识到,中国的崛起,不仅是指经济增长,国家富强,而应该包括文化软实力、国家认同等精神层面的升华。

  而我院谢耘耕教授领衔的“舆情研究实验室”,关注我国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网络舆情,每年发布的《舆情蓝皮书》为国家创新社会管理提供了大量及时而有效的研究成果,充分发挥了新闻传播学科优势,服务国家,贡献社会。

  与交大新闻传播学共进步

    随着交大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多交大人走上了媒体岗位,成为新闻战线的一员。我的研究生生活才刚刚开始,前人的成功摆在面前,激励着我不断奋进。深夜,伏案电脑前做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研究工作。图书馆里,读着大量论文和学术著作。周末,在家读《中国新闻周刊》、《经济观察报》等,学习优秀新闻报道的长处,保持对国计民生、全球热点较高的接触度。新闻传播学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以实务促进学术,以学术改良实务,是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一名交大新闻学子,时刻感受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不仅要在理论和学术研究上勇攀高峰,还要尽可能多参与到媒体实践中;不仅要掌握传统媒体“采、写、编、评”的技艺,还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手段,微博、人人、微信等,在信息社会中掌握主动,发出我们交大人自己的声音!

 
 
 
 
  •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 邮编:200240
  • 电话:86-21-54740000
  • 传真:86-21-54740000 
  • 共青团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官方公众号

版权所有©2020 交大青年 沪交ICP备0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