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风采

张璟:自然自由自在,如云如海如山

  时间:2013-04-06  浏览:1636

   人物白描:张璟聪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大一

  “自然自由自在,如云如海如山。”这是张璟聪的签名档,更是她的人生信条。北京灵山、浙江昱岭关……大江南北的一草一木记录着她加入野外生存协会半年多以来的足迹;南区体育场、物理楼……交大的一景一物见证了她付出的汗水与收获的成长。

  行诸山野,立命天地

  半年多以前,她加入了野协。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她笑着说:“我只是觉得那里放着一顶帐篷有点好玩。”而今天,即将升任副领队的她已经成为野协新一代的中流砥柱,野协“行诸山野,立命天地”的精神便是对她最好的注解。

  在北京灵山,她经历了将近零下20℃低温的严寒,在浙江昱岭关,她在陡峭的斜坡和滑动的沙土中艰难前行,在浙江三尖,她更是遭受了大雨和泥泞土地的顽强阻击。然而这一切都没有打倒她,一路走来,她笑容依旧。而这些,仅仅是发生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

  当然,作为初入野协的新社员,困难是不可避免的。她也曾经多次摔倒,也曾差点将帐篷烧坏,然而这些都没有阻挡她前进的脚步。

  那次,在风雪中她路过的一处陡坡,几乎与地面呈90度,一行人只能挨个通过,这样的陡坡,即使是专业登山队员也得小心翼翼,若是常人更是心惊胆战,而她却从容而不迫地轻松走过,得到了同行老队员的一致称赞。而事后,她只是淡淡地说“我过来了,那就不可怕啊。”

  人生里许多苦,许多坎坷,许多磨难,过来了,回首回忆,发现它们并没有将自己绊倒或者打败,反而在一次次的磨砺中让自己渐渐成长,愈发坚强。生命不经历风雨,怎能让其熠熠闪光?

  挥洒汗水,不懈训练

  舞台上成功的背后一定是长久的付出,而野协的队员们能够顺利完成一次又一次野外生存行动的背后便是持之以恒的训练。

  南体,每周两次,一次训练连续的十到十二圈耐力训练,或者间断的八圈冲刺训练。物理楼,每周一次,十二层楼,每次训练十几趟的爬楼。外加每周三次力量训练,还有不定期在新体速降,去华师攀岩等等。这其中的艰辛是普通人难以体会到的。尤其是爬楼训练,新手往往在爬楼过后的两三天内上下楼梯有困难。因此,许多社员也是难以忍受这样的高强度训练,而张璟聪是不多的能够出席每一次训练的人。

  有些人可能质疑和感叹作为一名女生何必做这些,当被问及在野协的半年多里得到了些什么,张璟聪先是说:“爽!”正当旁人惊愕之时,她幽默地说道:“自从加入了野协,我腰不酸了,腿不疼了,爬楼后也正常了。”

  野外生存不仅对体能上有严格要求,对生存技能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在野协,张璟聪还要接受搭帐篷、生火等生存技能培训,提及这些,她脸上满是开心的微笑,“在野协,我学到了很多我们应该掌握但没有掌握的技能。”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在当下被更多人用来形容学习、事业,殊不知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这些平时被我们忽视的生存技能,往往有着极大的用途和乐趣,这些训练,不是什么强制,而渐渐成了每一个“野协人”的热爱和寄托。

  多面人生,处处精彩

  人生,不止一面;精彩,不止一面。

  除了参加野协统一组织的活动,张璟聪在生活中也是主动策划、参与多项户外活动。她曾多次骑车奔赴奉贤海边游玩、到松江大学城看樱花,还计划着骑车到崇明。寒假里,她只身一人闯荡哈尔滨,在冰城收获了别样的感受。此外,她还参加了“暴走上海滩”、“爱思思”等多项定向越野活动,并且有所斩获。

  人生就是不停地在行走,寻找属于自己的完美风景。

  在学业问题上,她认为其他活动虽然挤压时间却也鞭策她提高了在学习时间的效率。事实上,许多学习任务她都能够比其他人更快地完成。

  张璟聪还是电院青志队的一员和班级的团支部书记。在青志队,她积极参与并出色完成了海报、传单制作、志愿者选拔等等多项任务。作为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的志愿者小组长,她以有条理的人员安排和流利的英语沟通受到大家的交口称赞。在团支部,由她主持的团改金项目邀请到了校外某知名网络餐饮平台的CEO作了交流会,也是赚足了眼球。

  她比一般人付出了更多,也收获了更多。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正如同一滴滴露珠,尽管微不足道,但每一滴都可以折射出她精彩的多面人生。

  在未来,张璟聪希望能够多走几条路线将自己的足迹留在更多的地方,还希望能够骑车由川入藏,继续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增添别样风采。

  •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 邮编:200240
  • 电话:86-21-54740000
  • 传真:86-21-54740000 
  • 共青团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官方公众号

版权所有©2020 交大青年 沪交ICP备05053